1. 创业小能手首页
  2. 创业贷款
国家反诈骗中心app下载

[辛迪加贷款]绿色金融发力“一带一路”基建投资

核心提示: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拥有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绿色信贷、绿色股票、绿色基金等产品都得到了相当发展,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也在持续推进和展开。我国提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自身绿色金融发展如何,“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有多大潜力,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

核心提示: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拥有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绿色信贷、绿色股票、绿色基金等产品都得到了相当发展,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也在持续推进和展开。

我国提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自身绿色金融发展如何,“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有多大潜力,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提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哪些成绩?

王遥: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拥有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绿色信贷、绿色股票、绿色基金等产品都得到了相当发展,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也在持续推进和展开。

特别是绿色债券方面,至2019年4月15日,2019年普通贴标绿债累计发行44只,绿债金额累计708.1亿元;绿色ABS累计发行5只,绿债金额累计94.26亿元;非贴标绿债累计发行166只,绿债金额累计1674.1838亿元。

从近期绿色债券发展情况来看,众多领域实现新突破: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发行覆盖面更加广泛、国际合作更加深入、“绿色”意识普遍提升,具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用制度保障助推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2018年12月,在人民银行、证监会等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绿色债券自律管理协调机制落地运行。

二是发行主体和发行地域更加广泛,绿色发展意识增强。2018年,有更多的非金融企业参与发行绿色债券且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好地实现了绿色资金对绿色项目的直接支持。此外,绿色债券发行地域进一步延伸,青海省、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现了绿色债券发行零突破。

三是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大幅增长。绿色ABS作为一种创新型融资工具,虽然目前总体规模不大,但发展势头迅猛,为未来有持续现金回报的绿色项目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通过盘活资产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2018年,中国境内主体积极在国际市场发行绿色债券,发行数量实现大幅度上升,为吸引外资助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境外主体在中国境内市场发行3只绿色熊猫债,可以助推中国债券市场的开放及多元化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是,《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重新定义了绿色产业及其分类,为绿色债券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利好。《目录》明确了绿色债券适用范围;助力市场主体提高绿色识别能力;推动金融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率;为政府出台激励措施提供“判断”绿色的基础。

我国绿色金融政策越发完善,规模逐渐增长,但也仍存在着一些阻碍绿色金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比如,绿色金融标准尚未统一,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种类较为单一,外部激励措施不到位,政策支持和法治建设仍需完善,ESG投资理念意识有待提高等。

中国经济时报:从当前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绿色金融发展潜力有多大?

王遥:从需求的情况来看,“一带一路”倡议辐射地区包括中亚、西亚、南亚、中东、中南亚、北非、东非、中东欧等地的6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沿线人口4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3%,GDP规模达21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涵盖了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大部分地区。与之相对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社会发展程度也较为落后,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相当多的国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环境承载力不高,并不适宜高污染、高排放的投资。此外,由于当地发展模式较为粗放,亟须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低碳投资。如采取有效措施,沿线国家未来存在较大减排潜力。

特别是在可持续基础、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统计资料显示,到204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9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金融可以通过多种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提供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匹配的绿色金融供给,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相关国家的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未来“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呈现怎样一个趋势?

王遥:未来“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绿色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口很大,绿色金融可以很好地填补这些需求。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看,全球经济增长不稳定,基础设施将再次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具有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可持续基础设施有利于经济社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而推动“一带一路”可持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需要大量投资,绿色金融可发挥核心作用。例如,通过在开发性金融机构、政府、主权财富基金、私人资本之间组成共同融资结构、混合金融或辛迪加贷款,以扩大基础设施资金供给基础和畅通资金供给渠道,充分发挥多边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和社会资本的协同互补优势,并为促进优惠气候资金提供者、捐赠者、私人基金会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合作寻找创新路径。

其次,当前,金融机构及投资者更加关注项目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投资需求的增速也在不断提高,较之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环保和节能的项目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在这个过程中,整个金融体系都在不断地绿色化。截至2018年10月底,中国投资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清洁交通及清洁能源项目有51个,其中清洁交通类项目20个,清洁能源类项目31个。项目遍布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欧洲、非洲等主要大陆。这些项目不仅可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提高整体生活水平,还可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

此外,“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并不丰富,产品也缺乏创新,仍有许多领域和项目值得关注和深度挖掘。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股权融资等多种创新金融工具和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可持续基础设施领域。比如,可以依托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先优势和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推动发行跨境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本币债券,设立区域性多双边绿色基础设施基金和促进绿色项目广泛应用PPP模式等;通过分阶段融资,即针对可持续基础设施不同阶段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投资,以合理使用稀缺的财务能力和撬动广泛的私人资源。而通过风险分担资金机制,可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可持续基础设施领域。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绿色金融引领国,应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家的能力建设和知识分享工作,为克服社会资本进入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的壁垒和障碍因素开发相应的知识工具和能力支持机制,主要包括: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各项制度安排、绿色金融创新工具和方法学开发、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方面。同时重点关注和管理“一带一路”投资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充分发挥政府、协会、科研机构的作用,通过组织全面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相关的能力建设,使参与对外投资的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了解“一带一路”投资项目所涉及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掌握环境风险量化分析方法,并将之纳入到内部风险控制程序之中。

站长声明:本文《[辛迪加贷款]绿色金融发力“一带一路”基建投资》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19218.html

联系我们

QQ:78298281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8298281@QQ.com

工作时间:9:00-23:30,节假日无休

鲁ICP备202300128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