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小能手首页
  2. 创业贷款
国家反诈骗中心app下载

[银行个人信用贷款]银行财报告诉了什么

从信用贷款扣除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占企业贷款及垫款余额的比重、保证贷款占企业贷款及垫款余额的比重这两个指标变化,可以侧面观察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行为,反推银行当前的风控条件与资产质量。本刊特约作者李欢/文现在银行股估值是真便宜,PE约5-7倍,PB几乎都在1倍以内。但是再便宜也不被市场看好。因为投资人觉得银行的报表数据不可靠,操纵了利润,隐藏了

从信用贷款扣除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占企业贷款及垫款余额的比重、保证贷款占企业贷款及垫款余额的比重这两个指标变化,可以侧面观察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行为,反推银行当前的风控条件与资产质量。

本刊特约作者 李欢/文

现在银行股估值是真便宜,PE约5-7倍,PB几乎都在1倍以内。但是再便宜也不被市场看好。因为投资人觉得银行的报表数据不可靠,操纵了利润,隐藏了坏账。

银行财报数据值得怀疑。但如果研究只是止步于此,那又有什么意思?毕竟银行业本来就是经营信用风险的一个行业,以丰补歉熨平经济周期对利润的冲击,是经营银行的一个正常操作。

与此同时,银行还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银行的年报数据应该可以反映宏观经济的走势。抛开年报数据中与利润数据、不良贷款这些被高度关注、同时也可能是被高度修饰的核心数据,还有没有其他数据能见微知著,探知宏观经济走势呢?

银行的贷款分类构成数据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基础数据。银行贷款按照发放对象可以分为企业贷款及垫款和个人贷款及垫款。按照发放形式可以分为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贷款分类数据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数据,分类标准清晰,人为调节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低。依照财报中披露的贷款分类明细数据,可以计算贷款余额中信用贷款的占比、保证贷款的占比、抵押贷款的占比、质押贷款的占比,依据这些比例数据得出的结论相对来说较为客观。

其中,我重点关注两个指标:一是信用贷款扣除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占企业贷款及垫款余额的比重,二是保证贷款占企业贷款及垫款余额的比重。

信用贷款占比反映出银行的风控能力与资产质量

信用贷款包括给企业发放的信用贷款,还包括给个人发放的信用卡应收款。信用贷款余额扣除个人信用卡应收款就是对企业发放的信用贷款。对企业发放的信用贷款占企业贷款及垫款余额的比重反映的一是这家银行风控条件,二是银行对最有还款实力的客户的把握能力。风控条件的松紧是这家银行对信用风险的判断的函数,这个函数关系既受既有违约率的影响,也受预期违约率的影响。说得更透彻一点,这个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银行自身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能力的信心,以及贷款的真实信用风险暴露情况。

我计算了从2008年至2019年上市银行的这个指标的历史数据。从直观来看,有两点引人注目。一是信用贷款占比之高引人注目。这个比例自2011年开始下行,在2011-2015年维持低位,之后开始逐年攀升。而在2016年之后,这个比例持续攀升,而且是全行业性的显著攀升,特别是四大行的比例上升非常快,达到了接近50%的历史高位。这一方面说明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稍显乐观的判断,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侧影。大浪淘沙,企业经历了周期考验,做大做强,银行服务的信用贷款企业客户也就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业信用贷款占比的提升是中国企业质量提升的一个标志,也是银行资产质量稳健程度的一个反映。

二是不同类型银行的行为特征引人注目。首先,经历了一轮完整的信贷周期后,四大行对于实力强的重点客户的把握能力是加强了,而不是弱化了。只有稳健的银行才能为高质量的客户提供低成本的贷款,从而也借此获得长期稳定的存款与高质量的信贷资产。这个互利合作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了。其次,股份制银行的行为差异很大,从均值来看,股份制银行的这一比率也是先跌,后涨,但与四大行不同的是,股份制银行这一比率下行的幅度要大,但在随后的上行中,又落后于四大行的数据。我查了明细数据,发现拖后腿的主要是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与民生银行,而数据反弹比较明显的股份制银行是招商银行与平安银行,尤其是招商银行,这个数据的水平已经跟四大行差不多了,显示出招行对大客户的把控能力极其优秀。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与民生银行的这个比例为什么一直上不来?推测是行内信用风险爆发压力大,内部对信用贷款的审批难度加大,一些重点客户也有所流失造成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信用贷款违约率维持低位的情况下,如果这个指标能持续上行,就从侧面反映了一家银行内部对于把控信用风险的信心,资本市场也应要体会到这种内在的信心。查了一下银行最新的PB与PE数据,民生PE5.08,PB0.58,中信分别为6.11和0.63,光大分别为6.02和0.66,平安分别为10.3和1.07,而招行则分别为12.97和1.77——果然如此。如果一家银行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资本市场又如何给高估值呢?

另外,城商行与农商行的信用贷款占比数据总体相对较低,但近几年来有所提升。有几家城商行的数据提升极为显著,如宁波银行、浙商银行、上海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江苏银行,而北京银行、贵阳银行则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

保证贷款占比反映了银行的信贷风控标准与潜在信用风险爆发点

保证贷款是最接近信用贷款的一类贷款,因为没有任何实物资产的抵押与质押,仅凭第三方的保证担保就放款。这类贷款在银行内部发放弹性最大,在信贷的上升周期,这类贷款的审批相对容易,而下行周期,则审批相对困难。从少数几家银行披露的保证贷款的违约率来看,其违约率是四类贷款中最高的,远高于银行综合贷款违约率。如果一家银行保证贷款比例偏高,反映出这家银行信贷风控条件偏宽松,为了获取客户放松了风控条件。对于银行来说,如果没有实力与还款能力最强的客户合作来扩大信用贷款的占比,但又为了维持利息收入,承做大量的保证贷款,要么是懈怠,要么是无奈。

从这个数据平均值的表现来看,整个银行业信贷条件在2009-2011年显著放松,在2012-2015年持续收紧,2016-2017年有所放松,2017年之后略有收紧,并未见明显改善。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同类型的银行行为很不一样,像四大行过去十年几乎是在持续不断地压缩保证贷款的占比,不知道是不是内部认为这类贷款收益偏低,风险暴露偏高,因此要持续压缩。现在保证贷款占四大行企业贷款及垫款的比率已经接近20%,远低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也是四大行这一数据多年的低点。

而股份制银行这一数据则是顺着信贷周期窄幅波动,维持在较高水平,最新的数据是35%。当然在股份制银行中也有两家表现异常的,一家是华夏银行,占比持续上升,已经达到了50%,另一家是招商银行,占比持续下降,目前是26%,跟四大行差不多。

剩下的城商行与农商行这一比值则维持高位,达到了48%。像城商行与农商行的贷款中地域与行业集中度较高,如果保证贷款比率偏高,银行所属地域又不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的话,则银行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暴露敞口始终是一柄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投资人不得不担心潜在的信用风险暴露风险。像江阴银行、无锡银行、苏州银行、南京银行,这一比例都达到了60%以上,虽然目前贷款逾期率不高,但值得密切注意。

总体信用风险可控

从银行财报数据来分析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有些类似于盲人隔着一条被子来摸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尽量通过两个较为真实客观的数据来从侧面观察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行为,反推银行当前的风控条件与资产质量。上述两个指标揭示了几点基本结论:

一是银行目前总体信用风险是可控的,这一结论的背景就是贷款企业总体质量的提升。

二是经历了一轮信贷周期后,不同银行经营管理能力已经有了云泥之差。有些银行是轻装上阵,准备迎接新一轮信贷扩张周期,而有些银行则是深陷泥淖,默默消化过往的包袱。

三是未来信用风险爆发的压力点可能在某些城商行与农商行,四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还是不错的。如果它们证明了自己在经济的最低潮时都能获得利润的持续增长,那么,也就为未来股价的上行打开了空间。
责任编辑:王坤

站长声明:本文《[银行个人信用贷款]银行财报告诉了什么》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17171.html

联系我们

QQ:78298281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8298281@QQ.com

工作时间:9:00-23:30,节假日无休

鲁ICP备202300128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