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小能手首页
  2. 创业贷款
国家反诈骗中心app下载

[平安银行如何贷款]真实ROE已达15.24% , 我给平安银行估个值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任易行股经。关注即可了解更多相关资讯!1、金融科技和APP首先是金融科技的问题。说实话这个话题不太好谈,因为太虚了,这东西大家都知道很有用,但到底有哪些实在的用处,尤其是短期内可以体现出来的?这不好量化,不是立竿见影的。有的银行一年投几十亿人民币,可能大把的钱砸进去连个水花儿都看不见,反应在利润表上就是徒增了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任易行股经。关注即可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1、金融科技和APP
首先是金融科技的问题。

说实话这个话题不太好谈,因为太虚了,这东西大家都知道很有用,但到底有哪些实在的用处,尤其是短期内可以体现出来的?这不好量化,不是立竿见影的。有的银行一年投几十亿人民币,可能大把的钱砸进去连个水花儿都看不见,反应在利润表上就是徒增了巨额的费用。但即使是这样你也不得不投,因为所有的银行都在搞,不搞就跟不上时代,越到后期差距越明显,科技0投入的银行肯定要被淘汰的。比如区块链这个技术,懂行的都知道它会重塑未来的金融业,导致产业的巨大变革,但凡有点儿野心的金融巨头都必须参与研究,不敢有一丝懈怠,但现在除了几个虚拟币,也确实没有非常重磅的应用出来,这就是现实。

平安集团这几年也是把科技的重要性放在了前所未有的位置,有誓做行业领导者的决心,集团层面声称下一个十年科技投入要达到一千亿。平安银行层面,2019年IT资本性支出达35亿,其中用于创新性研究和应用的科技投入达到10.9亿元,全行科技人员达到了7500人,这个投入是很可观的。招行2018年的科技投入是65亿,占到了营收的2.78%,2019年年报还没有出来,肯定是只多不少,可以看出在绝对投入金额上平安银行距离招行差距还很大,考虑两家银行资产规模的不同,这个差距暂时还可以接受。平银的优势是可以直接利用集团研发的科技成果,上下协同共享,互通有无。

科技方面的经费花出去了,具体花到哪里,我们是无从知晓的,只能把握一个大方向,看金融科技在未来银行的经营中可以起到哪些的促进作用。

重点说说人工智能技术,即AI,平安银行衍生出来三个重要的领域:“AI+客服、AI+投顾、AI+风控”,分别对应提质增效、精准营销和风险控制。

AI+客服的体系打造得好,可以实现7*24小时的全机器在线问答,减少人工客服的配置数量,提高运营效率,控制成本,还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如果机器人处理问题的精准度和人一样,还能24小时不停的解决用户的问题,那该有多好?

但现实情况离这个还远,我体验了一下95511的电话客服,现在只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和导引,复杂一些的还是没戏,招行的客服也是一样的。但这一块儿其实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一是可以慢慢优化底层的数据处理架构,把更多的场景接入进来,二是把存量的录音数据导入进去,让机器自己去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像阿尔法狗学围棋一样,能力总会越来越强的,到最后甚至超越人工的效率,这一天迟早会来的。而且体系搭建起来后,可以更有效的收集客户的问题和反馈,改进产品和服务,对银行意义重大。

AI+投顾,顾名思义,根据客户的资产情况、交易记录、风险偏好等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投资组合方案。以后银行推荐给每个人的产品都是量身定制的。每个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喜欢什么样的服务,讨厌什么样的服务,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出来,自然就可以进行更精准的营销。这一块儿强化的是中台的能力,对面向客户的APP端进行改造,对网点和一线的营销人员进行支持,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AI+风控,这个就更重要了。对公方面,之前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小微做的好,进村狗不叫。”也就是说现在的小微和民营企业业务,还需要依靠一定的人海战术,需要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联系。但是这一点上小的城商行、农商行比较擅长,对于规模较大,网点不够下沉的股份制银行,必须另辟蹊径,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客户数据展开分析和研究,找到客户还款能力与关键数据之间的联系,同时做到贷前、贷中、贷后的全流程监控,优化资产质量。零售方面就更不用说了,AI+风控大有可为。

其他的像什么区块链、云服务等技术,我也不太懂,就不啰嗦了。平安银行(包括集团)比较重视金融科技,投入也多,很有可能率先在银行业里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我们拭目以待。

再谈谈金融科技的重要方向~APP的作用。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客户直接去银行的频率越来越少了,APP就成了银行的第一大门户,APP相关数据也成为银行报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平安银行的APP叫口袋银行,近年来用户数和月活情况如下:

用户数很重要,代表总的基数,但更重要的是后一个,月活,也叫MAU,monthly active users,这是借用互联网公司的评估方法,一个用户在一个月内至少启用过一次银行的APP,才统计为一次月活。有的用户注册了APP后,一年才使用一两次的,很难对月活产生贡献,这种用户也谈不上银行的忠实用户,粘性不强,没法儿开展后期的各种营销,这种客户的价值也就没那么大。

可以看出,平安银行近两年APP的月活数据增长很快。月活数越高,代表每天浏览APP页面的用户越多,点击理财、信用卡、贷款、商城、生活服务等各种栏目的频率也就越高,银行业务的各种业务就越好开展。

招商银行直接把“招商银行”和“掌上生活”两个APP的月活作为北极星指标,衡量零售数字化的成效,2018年中报时合计月活8500万户。因为招行是两个APP相加的数据,所以进行一定的去重后估计6000万左右吧(在总用户数只有9275万的情况下做到的),对比平安银行的3300万依然优势明显,比总资产的差距更大,活跃度更高,所以这一块儿平安银行还需要再努力。这里两家银行的策略出现了一定的分野,平安银行是把“口袋银行”、“信用卡”和“平安橙子”三个 APP整合为一个大的APP“口袋银行4.0”,功能更多,但界面可能就不太友好了,显得比较“重”,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吧。
2、平银有哪些缺点?
前面我们讲的一大堆,好像更多的是对平安银行的褒奖,近两三年它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也确实值得夸一夸。但是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我们需要全面的看企业,既要看到优点,也要多找找缺点和不足,因为有“禀赋效应”的存在。我对于自己投资的任何企业,都希望别人挑挑他的毛病,没有经过调查就乱喷的那种就算了,我也懒得反驳,但有些是有理有据的指出缺点和不足的,这种就要引起我们的警觉。

平银有哪些问题需要重视呢?

我找了一些知乎上面的答案(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主要是平安的现员工和前员工,批评公司的文化、风控的,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员工工作压力普遍比较大,有很多怨气发泄出来。排除那些漫无目的为黑而黑的,我搜集了几个比较有价值的负面评价:

员工A说,平安银行不像银行,更像是做保险的,自称“保险银行”,员工离职率高。

我的点评:做保险的那一套你懂的,有时候和传销的性质比较接近,这是行业的特点,喜欢大开大合,催着员工去跑业务,搞营销。整个团队的员工流动性很大,那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保险公司能呆三年以上的实属不易。做保险出身的中国平安,用保险的逻辑去搞银行,把银行“保险化”,过分强调所谓的狼性,短时间内冲规模,确实容易滋生风险。而保险和银行业务最大的区别是,保险的风险更加集中,营销人员只要负责卖保单(作为保险公司的负债),搞定后集中的把投资和运营做好就OK了,赚钱相对容易。而银行的风险更加分散,风险隐藏在一笔一笔的贷款和业务中,很多时候是风险后置的,必须有完善的风控体系和流程,去确保资产质量的稳健,这是保险和银行比较大的差别。那么用保险思维去做银行,问题肯定是有的,就是风险防控的难度,而优点是短期内展业效果出色,有些业务只要不计成本的去推进,规模上可以迅速扩张。我的理解是,用保险的思维做对公业务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对公的风险较大,必须精耕细作。而如果是零售,那么推行的是标准化的产品,发动银行员工全员营销,或者发动保险、证券的员工一起做营销,拉来客户后,其实后续的风控、审批的环节并不在支行、分行,而是在总行,总行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进行集中的风险管理,这种模式我觉得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这种情况下产品的利率要定得高一些,用来覆盖更高的风险。

员工A又说:二级分行没有专职风险管理岗,贷款管理岗。监管强制要求设置,于是出现了一人兼多职的情况。贷款三查压根就没有,每次开会就说业绩业绩、KPI。前台看不起中台和后台。

我的点评:他说的问题肯定是存在的,风控的流程有问题,措施不够严格,确实会产生很多的风险,表现在平安银行身上就是前几年对公条线的血崩,最后相当于直接放弃掉了,另起炉灶。对公条线的员工,最终从全员营销切换到全员催收模式,一会儿搞营销,一会儿搞催收,这业务能做好吗?现在平银想把对公再捡起来,我觉得也有点儿难,你想啊,一个业务停了三年没有新增,现在突然又要重新开始做,企业文化还不适合做,能做好吗?所以我对平银的对公基本不抱什么希望,我只看他的零售,对公别出大的问题就行。平银的管理层倒是也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制定对公战略的时候,是侧重资金业务和同业业务,这两个对风控体系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在传统的对公业务方面,做交易银行(平台金融、跨境金融)、行业银行(依托集团的资源,主做汽车、房产、基建、政府等特殊的低风险行业),具体的效果,真的只能靠时间去检验了。

至于零售条线,按我的理解,二级分行没有风险管理岗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员工B(平安某分行小企业部门)说:小企业的联保、贷贷卡等不良爆发,员工、部门、分行忙着催收、压缩、诉讼等,新的产品难以推广。贷款不良无法控制,节节攀高,并且激进的压缩政策逼死了不少客户。业务部门不敢做新的产品,比如商超贷、发票贷、产业链贷等。催收部门效果甚微,每月10人100万不良业务,完成一半就算好的了。小企业最终大崩溃,离职的离职,无所事事的无所事事,人心惶惶。后来要求员工推保险、大额存单等一系列业务。

员工C(柜员)说:零售转型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转型太激进了,我们不仅要办好日常柜台业务,理财、保险都有出单任务,贷款还要转介。支行目标达不成就天天开会演练通关,柜员和理财经理存在抢客户的问题,运营经理在厅堂巡视抢柜员的客户,自己出单让柜员无单可出。

员工D(已离职)说:当平安将不听话的人都换成保险公司的人以后,保险银行就应运而生了,用保险的思路来做银行,不管你是谁,进了银行就无休止的加班、压榨、开会,每天晚上9点开始总结今天的工作,开到11点回家,要么周末把你拉出到郊外进行团队训练,训练完接着头脑风暴啥的无聊至极的傻逼讨论,可以一直持续到凌晨3、4点甚至通宵,长此以往,直到把你身边的资源或者把你的青春全部榨干。

我的点评:以上都是强力的业绩导向的银行能干出的事儿,我一点儿都不奇怪。从这里就体现出这家银行的特点和形事作风,当然我们作为投资人,作为股东,这种银行是否值得投资,见仁见智吧。我们试着想想华为,有996,也有251,同样的不把员工当人看,如果华为上市了,你会投资它吗?

如果你知道平安银行更多的黑料儿,欢迎在评论区爆一爆,在此先谢过。

本文篇幅较长,喜欢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再看。
3、平银有哪些优点?
灵活的管理机制,强大的战略执行能力。

从稀烂的对公银行,只用三年就完成了战略转型,零售做得有声有色,虽然现在还不能算彻底的成功,但是这种速度,不用说在银行业,在其他的行业又有几家公司比得上呢?当然副作用就是我前面说的那一大堆,自己权衡吧。这里再强调一次,对于平银,风控是关键,如果你对银行的数据不是很了解的,不能做到实时的跟踪和评估,风险的苗头出现了不能做到及时抽身的,趁早不要趟平银这滩浑水,这里真的是有风险的。

财报信批透明、内容翔实。

有兴趣的可以对比一下平安银行的财报,再看看其他银行的财报,平银的信批质量是最好的,甚至没有之一。包括它的一季报、三季报这种不是很重要的报表,也会给你看很多关键信息,这个至少表明一种态度,对待投资者的态度比较诚恳、真实。还有它年报里写的,为股东创造价值,这个真的太稀罕了。

平银的打新作用。

作为深市少有的银行标的,平安银行一直是很多打新族的最爱。说实话,我前几年关注平安银行也是因为需要配置一些深市打新底仓,虽然那时我也知道这家银行经营得一般,但破净的价格,加上银行盈利的稳健性,低波动性,真的很适合打新。我之前建仓平银的成本只在7-8元一线,建仓完成后也发了几篇小文论证投资价值。后来平银的资产质量好转,ROE开始触底反弹,涨到14.5元后做了一些减仓,整体收益还不错。

我们假设未来几年,用现金流贴现计算的招行和平安银行的预期收益分别为16%和13%,那么哪个银行更值得投资呢?毫无疑问是招行啊,但如果把打新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我们看看以下几种情况:

当我有15万时,我会选择全仓招行。

当我有30万时,我会选择招行买20万,平银买10万。

当我有50万时,我会选择招行买35万,平银买15万。

当我有50万以上时,我会选择留15万平银,其余全部配置招行。就是因为平银可以额外的提供5-6%每年的打新收益,来自深市和创业板,这时它的总收益可能是超过招行的,但当总市值很大后,打新就不起作用了,此时应重点配置招行。
4、平银值多少钱?
在本文的最后,我们要给平银称称重,做个估值分析,首先来个定性的总结:

平安银行是一家战略选择正确,战略执行能力出众,主打零售的银行,可以充分受益于未来中国消费潜力的释放。平安银行背靠平安集团,可以发挥综合金融的优势,渠道互补,挖掘集团的存量优质客户资源,在私人银行等新的增长点上也有不错的潜力。平安银行(包括集团)的金融科技投入巨大,效果初现,可以掌握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平银缺点是静态财务指标一般,风险主要来自对公条线(风控缺失,亟待重塑),另外需要密切观察快速增长的零售条线是否会爆发坏账潮。

估值的部分有点儿难度,依赖一些假设。因为股价是贴着净资产的,所以很适合PB-ROE的框架,问题是银行的ROE会受到不良、拨备的调节,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受到未来新生不良和经营情况变化的影响,所以对ROE的估计很多时候只能凭感觉,我们分几种假设分别计算:

假设1:以报表ROE为准,未来ROE不变,PB不变。

未来几年平银的分红比率保持在10%,这个水平很低,那么测算2020年3月3日,当前实际报表净资产14.33元每股,实际PB为1.035。以一倍左右PB买一个ROE11%以上,未来ROE很可能继续走高的股票,显然是不贵的,当然市场怎么想,咱也管不着,我只做能力范围内的估值。

计算过程为:期初投入100元,根据PB得到买入的净资产(期初BV,bookvalue,即期初净资产),当期EPS=期初BV*ROE,EPS是基本每股收益,分红=EPS*分红比率,留存=EPS-分红,让红利复投,得到期末BV=期初BV+留存+分红/PB,此时再把期末BV按预测的PB卖出,即为我们在第N年获得的实际收益。

计算表格如下:

说明一下,回报率计算我用的是IRR公式,因为ROE和PB都是固定的,分红比率也是固定的10%,当期初买入100元时,可以容易算出第1、2、3、4年后的期末净资产和卖价,上面那种情况下2021年可以卖111.26元,2022年卖123.79元,依次类推,再进行贴现,得到每年的回报率为固定的11.26%。这个回报是否值得投资,大家自己权衡。

假设2:以报表ROE为准,未来ROE缓慢提升,PB不变。

因为平银的经营情况在持续改善中,我们预计未来ROE会有反弹,用5年时间逐步提升至15%,其后可以保持5年不变,那么有如下结果:

(后面就不再发IRR公式的计算过程了)

此时,PB不变,因为ROE的提升,持有两三年后收益率也开始提升,最终在10年后达到14%左右的IRR,这个回报是长期持有实现的,还是比较可观,但前几年很一般。但是我们知道,ROE提升很可能带来PB的提升,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戴维斯双击,所以出现下面假设3的情况。

假设3:以报表ROE为准,未来ROE提升,PB也提升。

ROE在五年后升至15%,而PB也逐步提升至1.5倍的公允水平,那么有:

我们喜闻乐见的戴维斯双击出现了,尤其是前五年,由于估值的提升,叠加内生价值增长,回报率达到夸张的18.25%、20.14%、20.82%,并逐年提高,至2026年起由于估值不再提升,出现了回报率的下降,但是已经无伤大雅了。

以上三种假设都是基于当前报表年化ROE11.3%测算的,当我们将不良的改善,拨备的改善还原回去后,得到的实际ROE水平只会更高。

说明一下,下面我会将不良和拨备进行还原,得到真实的净利润做分子,分母取期初到期末归母股东权益的平均值,近似得到“真实归母普通股东ROE”,这里计算过程较复杂

假设4:以真实ROE为准,预测未来几年真实ROE走势,PB同时提升。

测算结果如下,红字就是我们需要的结果,真实ROE:

可以看出,真实ROE(平均值,非加权值,平均值比加权值略大)从2013年起一路下滑,到2017年的12.3%才开始止跌,触底反弹,到2019年已经实现15.24%的真实ROE。平银在2017年开始,报表拨备覆盖率降至最低值151.08%,随后开始迅速回升,导致真实ROE持续反弹,所以平银最近两年的估值修复不是偶然的,是业绩催化的结果。

如果把不良率转换成逾期90天以上贷款率这样的数据来进行计算,这个深V会更加明显,因为我们知道逾期90天以上贷款率的改善情况远好于不良率,这里我就不展示计算过程了。

由于现在平银的报表不良率仍较高,拨备覆盖率也实属一般,达不到我认为的理想情况,我对上面测算出的真实不良率做出调减,预测未来三年的真实ROE为13%、14%、14.5%,随后7年保持15%的ROE水平(这个预测是比较保守的),那么得到IRR(回报率):

这个假设4的回报显然是高于假设3的,在近三年回报率就可到超过20%,注意这种情况可能比较乐观,是以平银这两年的进步来线性外推的,未来的发展可能不及预期。但是这个假设在另一个层面也可能是保守的,一是没有考虑未来几年大牛市降临后估值提升的情况,二是没有计算打新带来的额外收益。

总结一下:现价买入平银,在牛市不来的情况下,很可能在未来几年获得15-20%的投资收益,15%和20%分别对应悲观和乐观的假设,加上打新效应后可以实现20-25%的收益,投资价值是很不错的

站长声明:本文《[平安银行如何贷款]真实ROE已达15.24% , 我给平安银行估个值》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29823.html

联系我们

QQ:78298281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8298281@QQ.com

工作时间:9:00-23:30,节假日无休

鲁ICP备202300128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