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小能手首页
  2. 创业贷款
国家反诈骗中心app下载

[贷款网站]求职季又现新陷阱,请收下这份防诈骗指南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返城高峰的到来,应聘、求职人员陆续增多。不法分子瞄准时机,利用求职者急于求成、畏难贪多的心理,恶意设计求职陷阱,诱导求职者受骗。求职是追寻梦想的过程,大家务必擦亮双眼,警惕陷阱!警惕中介骗局情景再现王某、李某经营一家中介公司,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返城高峰的到来,应聘、求职人员陆续增多。不法分子瞄准时机,利用求职者急于求成、畏难贪多的心理,恶意设计求职陷阱,诱导求职者受骗。求职是追寻梦想的过程,大家务必擦亮双眼,警惕陷阱!

警惕中介骗局
情景再现
王某、李某经营一家中介公司,由于生意一直没有起色,便打起了歪主意。他们首先在赶集网、58同城等知名网站上散布“XX公司急聘:工资待遇4000元起……”的虚假高薪招工信息吸引应聘人员。当应聘者联系他们后,王某、李某开车至约定地点,假扮工厂负责人在车上面试,并收取保险费、体检费、押金等各类费用。为防止应聘者起疑,他们会与“托儿”一同前往。一旦有人“上钩”,王某、李某便告知应聘者可至工厂报道,将应聘者放下车后扬长而去,紧接着将求职者的电话、拉黑。
案例分析
“中介骗局”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流窜”招聘诈骗。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名号,租赁人流量大的地段为办公地点,以丰厚待遇为诱饵,骗取求职者大量报名费后逃之夭夭;二是“双簧”招聘诈骗。劳务中介与皮包或骗子公司合伙诈骗,由中介收取报名费、服务费,再由皮包或骗子公司假意招聘员工,收取押金、体检等费用,最后以多种理由拒绝录用或中途辞退。三是“捉迷藏”招聘诈骗。“黑中介”首先会张贴诱人广告以吸引应聘者,收取服务费后声称职位已满,并将尽快联系合适的单位,实际无法兑现“承诺”。
网警提醒
求职者需警惕网上求职信息,尽量到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如果是到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需注意是否明示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收费标准、监督机关和监督电话等信息。如涉及到缴纳费用,更需增强警惕意识。

警惕传销骗局
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小陈听闻熟人小张正在找工作,主动为其介绍高薪工作。虽工作地点偏僻,小张仍被“高薪”打动,一到达指定地点,便被一个严密的组织所控制。业务人员采用授课、关心、交流等手段,用一整套看似科学的奖金分配制度以及相关歪理邪说给小张灌输一夜暴富的理念,鼓动他加入传销活动,甚至采取暴力方式,直至其自愿进行传销。
案例分析
传销诈骗主要有以下两种新形势:一是跨省招聘”。由于当地人熟悉情况,谎言易被戳穿,而外省求职者往往不了解当地情况,容易得逞。二是“共同创业”。一些传销人员向大学生抛出“橄榄枝”,表达共同创业的愿望,刚刚离开象牙塔的大学生易信以为真。
网警提醒
当听到以下关键词,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很可能遇到了传销:“五级三晋制”、“国家暗中扶持”、“轻松月入百万”、“多层分销”、“北部湾大开发”、“复利投资”……此类组织发布的招聘信息往往比较简单,不会明确注明细节。当求职者接到外地小公司的电话,应首先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充分了解该公司情况;如果是亲戚朋友介绍,也需多加留意。在确认安全后前往外地时,应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

警惕猎头骗局
情景再现
小刘接到一位自称是“高级猎头顾问”的电话,且能准确说出小刘信息,小刘信以为真,将简历投递给对方。不久就接到公司面试通知,前提是缴纳服务费,对方承诺入职2个月后返还。小刘赶往面试地点后发现上当受骗,再尝试联系“猎头”时发现对方已关机。
案例分析
猎头诈骗往往涉及到招聘数据的泄露,“假猎头”往往会通过某种手段窃取了求职者与公司的交谈资料,熟记核心信息后单独与应聘者沟通,用这些信息使求职者放下防备,伺机骗取钱财。
网警提醒
求职者应全面了解用人单位及职位的相关信息,核对薪水是否合理,尤其需要警惕陌生电话,以防被骗。

警惕培训贷
情景再现
10名求职者于某公司参加应聘,但该公司将他们介绍到一家培训中心进行岗前培训,并通过借贷平台收取高昂培训费。然而,公司不仅不兑现“培训后就入职”的承诺,还让求职者背负上债务。
案例分析
培训贷一般是指培训机构和P2P网络贷款机构合作,此类诈骗的目标人物多为大学生,公司一般以求职者能力不达标,要求其参加岗前培训,产生上万元培训费,后推荐他们通过借贷软件进行分期还款,而培训后也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其入职。
网警提醒
求职者首先应摆正心态,高薪职业并非通过几次简单培即可实现,而是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其次,求职者报名培训课程需量力而行,考虑课程内容是否为自己真实需要。需要贷款的求职者一定要细细斟酌合同内容,不要被培训机构的人所诱导。

警惕违法“扣证件”
情景再现
谢某即将入职某公司,公司负责人借保管、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业务名义扣押了谢某的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原件。谢某达到实际地点后发现,所谓“大企业”变成了一家“小作坊”,而老板不仅拒绝归还证件,还问其讨要违约金。
案例分析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网警提醒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扣留他人证件原件的权利,如需提供复印件,应问明通途。求职者应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如遇合法利益被用人单位侵害,及时采取法律途径维权。
警察支招
1、时刻保持警惕,不被“高薪”蛊惑。

2、不轻信网络上流传的招聘广告,选择正规招聘网站和人力资源市场。仔细鉴别与核实招聘信息。

3、应聘时警惕收费行为,签约前更需三思而行。

4、一旦发现“黑中介”、“假猎头”等诈骗,可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若遇到人身安全收到威胁的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报警,切实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站长声明:本文《[贷款网站]求职季又现新陷阱,请收下这份防诈骗指南》源于网络采集,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https://www.dkgfj.cn/27280.html

联系我们

QQ:78298281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8298281@QQ.com

工作时间:9:00-23:30,节假日无休

鲁ICP备202300128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303号